空调系统到底有多脏?
1. 浓缩了有害气体和物质 空调通风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这些病毒和微生物在风机的作用下被送到室内各处,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被污染的空气有可能被回风系统吸回风管系统,经过简单处理后又再次排出,客观上浓缩了有害气体和物质,使得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2—5倍。 根据日本的测试结果,使用了3.8年的集中空调沾的灰尘为3g/m2,6.6年的为5g/m2。每1g灰尘里有5000-10000个细菌、真菌,而回风管里还要大5-10倍。如果没有过滤器,一套空调系统不间断运行1年时间,则进的灰尘约有131公斤。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要远远低于日本的城市空气质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汽车尾气的排放、车况极差的车辆的行驶、大量的建筑工地、沙尘暴等也是影响我国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我国的情况而言,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大几倍。 2.全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监督检查的情况 卫生部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2004年2~4月共抽检了全国60多个城市具备集中空调设施的937家公共场所,检测了空调风管的积尘量及积尘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含量,合格率仅为6.2%,**的竟达486g/m2。 卫生部在《关于2006年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中又指出:3990家宾馆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中,配备新风设施的占79.4%,消毒设施符合卫生要求的占57.8%,其中,新风机组正常运行的占94.7%,新风取自室外的占95.5%,新风进口附近无污染源的占94.3%,新风机房符合卫生要求的占81.7%。 对1060家宾馆饭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监测,检测风管断面4009个,积尘量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25.5%和15.5%;检测送风口4281个,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9.6%和36.9%;检测冷却塔1016个,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为24.5%。 四.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 1. 加强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是关键 引起上述卫生问题的,虽然有空调本身的局限性,往往也并不是空调设备本身的质量所致,而多数是由于人们的观念有误及管理失当引起的。由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影响公众健康,因此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以便使集中空调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要维护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空调建筑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必须对通风管道、冷却水塔和过滤器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换部件。对空调表冷器段与加湿段的积水、凝结水及污垢,也必须定期清除。任何空调通风系统如果不进行定期清理,都可能成为病菌与霉菌滋生的温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日常清理和保养的程序往往在实际空调运行中被忽略。 2. 卫生管理法规与标准 2003年的SARS的肆虐,公众对公共卫生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空气质量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开始真正关注室内空气卫生状况,也奠定了空调卫生状况改善的社会基础。在公众、媒体的大力推动下,国家有关部门对此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也高度关注。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先后颁布《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5年11月,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标准。2006年3月,卫生部实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和三个技术规范。北京等地还颁布了一系列的地方标准和管理配套的办法和措施,明确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强制他们定期对集中空调进行清洗。这个“卫生死角”正逐步纳入法律与**严格监管范畴。 3. 节能问题也要重视 此外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引起的能源浪费问题也要重视。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导致系统内积尘量增多,影响制冷效果,浪费能源。据美国国家中央空调管道清洗协会(NADCA)的调查显示,在维持制冷温度的条件下,管道积尘量每增加1g/m3,会多消耗电3kw。国内也有单位也作过调查,空调设备和管道清洗后可以节能17%。 五.空调清洗 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管理,就必须包括对其空气处理机组、通风管道、冷却水系统等进行卫生学评价和定期清洗消毒。空调清洗是一个典型的“隐蔽的系统工程”,涉及保洁、暖通、空调工程管理和消毒卫生等综合服务。通风管道的清洗难度**,因为中央空调通风管道遍布整座楼宇内部,且纵横交错,因此,清洗通风管道需要专门的队伍,技术含量高。 卫生部颁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以及实施细则对清洗队伍的资质、设备以及管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